在人生的大舞臺上,有關于贏與敗的爭論就從來沒有停止過。崇尚成功學的人認為,“人生一定要贏,贏了才有資本,贏了才有機會”他們把“三分天注定,七分靠打拼,愛拼才會贏”當作自己的人生信條,信奉“人定勝天”和“只有贏了的人,才可以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說話”這樣的“至理名言”,他們還把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作為自己勇往無前的動力,與此對應的是喜歡成功學的人士最嗤之以鼻的“敗”,他們認為“失敗是成功之母,多失敗幾次沒有什關系”,他們把“謀事在人,成事在天”作為自己的座右銘,把“不要在一棵樹上吊死”當作自己的退路。
在我看來,這兩種說法都沒有錯,因為人生短暫,每個人都有選擇怎樣去生活的權(quán)力,但是要就事論事的話,我認為人生不一定要單純地去定義“贏”與“敗”,用馬克思主義思想來看這件事情的話,就是人生沒有絕對的贏,也沒有絕對的敗。翻閱我國的歷史古籍,會從中找到一些答案,有很多人看似是贏了,可他卻是敗了。漢初名將韓信一生縱橫捭闔,風光無量,輔佐漢高祖劉邦打下了漢室江山,官拜“齊王”,實為人生贏家,后卻因功高震主,最終落得一個慘死深宮的下場,韓信是贏了嗎,實則失敗了。而有的人看似是敗了,可他卻是贏了。明朝首富沈萬三,面對明太祖朱元璋的步步試探,權(quán)衡利弊,舍盡苦營多年的萬貫家財,得保后世一生太平。商人重利,沈萬三懂得明哲保身,看似是一敗涂地,卻得有一個頤養(yǎng)天年的好歸宿。所以“贏”與“敗”之間,本沒有很明顯的界限,我們都是在這兩者之間去辯證地看待問題。而“贏”也好,“敗”也罷,說到底都是結(jié)果,那么我們要怎樣才能贏,又怎么才會敗呢?我認為從古人的造字中,可以看出一些端倪。
把“贏”字拆分之后,是“亡、口、月、貝、凡”,我在翻閱了《辭!分螅业搅嗣總字的解釋,并從中找出了“贏”的真諦。“亡”字可以理解為:危機意識;“口”字可以理解為:溝通能力;“月”字在古漢語中指肉,在這里我們可以理解成兩個含義,一是指高素質(zhì)的人,二是精準的時間管理;“貝”字是指有錢、有資源;“凡”為模具的意思,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嚴苛的標準和制度。由此可見,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,去“贏”,那么他首先需要具備的就是“生于憂患,死于安樂”地危機意識,其次就是隨機應變的溝通能力,再次就是優(yōu)秀的學習能力、精準的時間管理、人脈資源的輔助、嚴格的標準執(zhí)行,全部做到這幾點,你才會去“贏”,就如同構(gòu)成“贏”字的五部分一般,缺一都不成字。
而“敗”字就簡單了,只有兩部分構(gòu)成:“貝”和“攵”。“貝”字依然為錢和資源,“攵”字同“支”,甲骨文象以手持杖,表示以手持棍輕輕敲擊的意思,那么這個“敗”字就可以解釋為,不論是多么大的家底,失敗只需要一個簡單的小事就夠了。
而我們每個人都想要“贏”,可想“贏”卻并不容易,想“敗”卻簡單得很,我們唯有看淡得失,腳踏實地,走好人生的每一步,在“贏”與“敗”中去細細品味人生。
()
|
陜公網(wǎng)安備 61058102000140號